比特币官网

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治理实践:应用、挑战及对策

  三、 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给现代政府治理应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与此同时,囿于其自身特点,它也给传统政府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 去中心给政府权威带来挑战

  传统政府治理是金字塔式的等级或者层级结构,部门之间界限分明,政务处理存在高成本、低效率、反应迟缓、话语垄断、暗箱操作等问题〔24〕。与传统的政府治理架构相比,区块链技术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可以驱动制度变革,重塑治理范式和流程,对公权力形成制衡,让政府事务更加高效、透明。

  然而,其去中心、去中介、去信任等特性也意味着政府权力下放,政府作为第三方公证人必要性消失。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还会使非政府参与主体的权力增强,造成权力不对称,形成分散式的治理模式和去中心化的自治社会,使治理主客体模糊,并可互换和替代。有研究甚至指出,区块链技术让传统“治理术”穷途末路,使得人们可以在旧的“废墟”上建立全新的治理平台。〔25〕另外,区块链技术“反集权的天性”对传统政府治理权威,特别是中央集权式的政府权威构成挑战。西方无政府主义者甚至宣称国家是非法、不必要的权力存放地,并公开将区块链等新技术作为反政府治理权威的解放力量,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替代政府,建立去权威、扁平化、非等级结构的无政府社会。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甚至建议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无国籍社会,取消民族国家和主权治理的限制,使治理服务更多的依靠世界市场而不是各国政府。〔26〕

  (二) 技术局限使政府治理面临稳健性风险

  尽管区块链技术目前被很多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看重,但是它仍存在诸多局限,使政府治理面临风险。

  首先,由于政府信息建立在公有链,存储为公共分类账,因此隐私和机密性是区块链技术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目前区块链可以采用几种匿名或基于加密的机制来保护信息安全,但是这些机制不是万能药。因为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拥有完整的数据历史记录,可以提供给每个节点用户或治理参与者检验。如果任一节点的管理密钥被破解,所有政府治理记录及公民信息就面临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这对保密性政府信息、公民信息或政治投票带来了限制。

  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机制需要同时验证公钥和私钥,以进行身份识别或政务执行,如果一方密钥丢失,政府区块链系统就没有其他机制可以保障政务信息安全或推动电子政务运行,这也使得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运用缺乏灵活性。

  再者,区块链技术分布式结构可以为监督政府提供机制,为公民参与政府治理提供平台,但是谁来监督和治理各区块、各参与节点的行为,目前仍没有相关技术加以支撑。

  最后,尽管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块链系统本身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区块链产业安全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8年4月,全球因区块链安全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政府治理应用中,当参与者或者黑客控制了51%的区块链政府网络时,他(们)就有机会破坏区块链的安全机制,篡改、控制大部分区块链,获得力量来垄断共识,破坏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民主机制。

  总之,如果上述局限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它将会限制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开发和应用。〔27〕

  (三) 技术监管盲区蕴含政府治理破坏性影响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治理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政府推进治理,也可以通过加密技术、去中介技术破坏政府治理。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既可以成为保障政务运行安全的工具,也可以在缺乏审查的情况下成为隐藏犯罪活动的保护伞。具体来讲,政府区块链的日常运营由全体网络节点共同维护,这意味着政府对区块链的监管仅限于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使得各个区块节点本身缺乏监督。〔28〕与此同时,区块链的任一节点都不必承担数据安全的法律责任〔29〕,如果在缺乏技术监管的情况下将政府治理的权力下放,就等同于将腐败或犯罪的权力下放,反而破坏了政府治理。

  四、 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政府治理的对策建议

此文由 比特币官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新闻 » 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治理实践:应用、挑战及对策